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阿根廷女明星,以及阿根廷23名球员全介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阿根廷23名球员全介绍
5岁时梅西开始为当地的格兰多里俱乐部踢球,教练就是他的父亲。1995年,他转到了当地的纽维尔斯老伙计队踢球,他的天赋被巴萨的雷克萨奇看中,在2000年将他带到诺坎普,梅西举家搬迁到欧洲。2004-05赛季,梅西打破了西甲最年轻出场者(后被博扬打破)和进球者的纪录。
在处子赛季,梅西随队赢得了不少荣誉,包括06年的西甲冠军和欧冠冠军。06-07赛季是梅西的突破之年,他成为了巴萨一队主力,26场联赛打进14球,包括对皇马上演帽子戏法。08-09赛季是梅西最成功的一年,他率队夺取了西甲和欧冠冠军,各项赛事攻入38球。在09年底,梅西当选了欧洲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的双料头衔,他被很多人视为当今足坛最好的球员。
在阿根廷国家队,梅西从青年队级别开始崭露头角,05年世青赛上他以6球夺取最佳射手。06年他成为代表阿根廷参加世界杯的最年轻球员。2008年,他赢得了首个国家队荣誉,代表阿根廷奥林匹克队夺取了金牌。
梅西有着一个大家庭,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乔治-梅西是一名工人,母亲赛莉娅曾干过清洁工。梅西的家庭有着意大利的关联,他的祖先安杰洛-梅西在1883年从阿根廷移居到意大利的安科纳,后来又迁回阿根廷。
梅西的爱情生活一直很低调,最初他和家乡罗萨里奥的女孩马卡雷纳-莱莫斯约会,还和阿根廷模特卢西亚娜传出过恋情。09年1月,梅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我有一个女朋友,她在阿根廷,我很轻松和幸福。”而媒体披露,这个女孩是安托内拉-罗库佐,她也是罗萨里奥当地女孩,有传闻称,梅西和她计划在2010年底结婚。
英文名:Gonzalo Gerardo Higuain
伊瓜因是一位拥有法国国籍的阿根廷人,他出生于法国的布雷斯特市,根据法国法律规定,他拥有法国护照。他的父亲也曾是一位职业运动员,曾在法国的布雷斯特29俱乐部队效力,伊瓜因在家里排行第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伊瓜因出生后仅10个月就随父母回到了阿根廷,他的父亲乔治-伊瓜因踢球时有个绰号叫“烟斗”(Pipa),用来形容他的那个高挺而硕大的鼻子。也正因为此事,小伊瓜因出道之后获得了“小烟枪”(Pipita)的绰号,意指他继承了父亲的大鼻子。在兄弟四人中,他的二哥费德里克-伊瓜因也是职业球员,现效力于阿甲戈多伊克鲁兹队,同样司职前锋。
法国还是阿根廷?这样的选择对伊瓜因来说并不是问题,尽管出生于法国并拥有法国护照,但伊瓜因的家庭和他本人都一直把自己看作是阿根廷人。因此在2007年法国队主帅多梅内克将他列入法国队与希腊队比赛大名单时,伊瓜因选择了拒绝,他也很策略的表示自己还年轻,现在还不考虑进入任何国家队。
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特维斯的原名是“卡洛斯-阿尔伯托-马丁内斯”,“特维斯”是他母亲的姓,当年“全男孩”队和博卡青年队争夺特维斯的注册权,他的家人为他改名为特维斯,以避开注册上的纠纷并加盟博卡青年。
小时候特维斯曾被开水烫伤(三度烫伤),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度过两个月,并留下了脖子上的伤疤。博卡青年一度想为他做除疤手术,但特维斯拒绝了,他说这些疤痕“代表着过去的我,也是今天的我的一部分。”
特维斯的职业生涯颇为动荡,曾效力博卡青年、科林斯蒂安、西汉姆、曼联等队,09年夏天他加盟曼城,成为1999年来首个在两支曼彻斯特球队间实现转会的球员。在阿根廷国家队,特维斯也是重要一员,马拉多纳曾称他是“21世纪阿根廷足球的代言人”。
特维斯和妻子维纳萨有一个女儿,取名佛罗伦西亚。在阿根廷他还有一个乐队,自己担任主唱,他们的专辑《失控》相当成功,曾在阿根廷登上歌曲排行榜。
英文名:Sergio Leonel'Kun' Aguero del Castillo
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圭罗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奎尔穆斯区,有六个兄弟姐妹,小时候他在当地街道上踢球。15岁起,他开始为阿根廷独立队踢球,06年加盟西甲马德里竞技,成为该队的明星球员。在阿根廷国家队,阿圭罗也是一名重要的锋线球员。
阿圭罗的绰号是“KUN”,起因是朋友们认为他的发型很像日本著名动画形象“KUN KUN”,在阿圭罗的右臂上,有一处用Tengwar文刻下的纹身,意思是“昆-阿圭罗”。
阿圭罗是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的女婿。2009年2月19日,马拉多纳的小女儿吉安妮娜在马德里生下了她和阿圭罗的儿子,取名“本杰明”。
帕勒莫绰号“疯子”,是博卡青年和阿根廷国家队的一名高中锋,他还曾
效力过大学生、比利亚雷亚尔、贝蒂斯、阿拉维斯等队。
帕勒莫的成名之战是2000年的丰田杯,他打进两球帮助博卡青年击败皇马,并吸引了欧洲不少俱乐部的注意。不过帕勒莫闯荡欧洲之旅并不成功,在比利亚雷亚尔、贝蒂斯和阿拉维斯,他都没有踢出太大名堂。
如今帕勒莫的巅峰期已过,但马拉多纳仍对他比较重视,在世界杯预选赛主场对秘鲁时,帕勒莫在最后时刻攻入致胜球,挽救了球队的晋级希望,这也令老马对他另眼相看。
帕勒莫是一名传统型中锋,身材高大,抢点能力强,也有一定的脚下技术。
在阿根廷国内联赛中,帕勒莫保持着很高的进球率,在大学生队93场进34球、博卡青年(第一次效力期间)102场81球,2004年重返博卡效力,至今的成绩是171场94球(截至2010年4月5日)。
迭戈-米利托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目前效力于意甲冠军国际米兰队,司职前锋。在米利托职业生涯的数据统计中,这位超级射手平均不到两场比赛就能打进一球,进球率非常高。
1979年生人的米利托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他职业生涯之初一直在热那亚、萨拉戈萨这样的中下游球队效力,2009年夏天米利托加盟国际米兰,他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位阿根廷人进球效率高且关键时刻也不脚软,2009-10赛季国际米兰夺得三冠王,米利托在各项赛事中打进了超过30个进球。其中在联赛最后一轮、意大利杯决赛和欧冠决赛中米利托包办了全部的四个进球,是国米夺三冠王的第一功臣。
迭戈-米利托的弟弟加布里埃尔-米利托也是职业球员,目前效力于西甲豪门巴塞罗那队,场上位置是中后卫,也曾入选过阿根廷国家队,不过这次在南非世界杯由于加布里埃尔没有入选,我们看不到他们兄弟联手了。
马里奥-博拉蒂出生于阿根廷科尔多瓦大区的拉帕拉市,目前效力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队,场上位置是防守型中场。
博拉蒂在2009年才首次入选国家队,在2009年10月14日阿根廷客场与乌拉圭队的关键战役中,正是博拉蒂的进球帮助阿根廷队战胜对手直接获得世界杯参赛权,马拉多纳视他为阿根廷队的福将。
迪马利亚是一名边锋球员,效力于葡萄牙的本菲卡俱乐部,他是阿根廷新一代的国脚。
迪马利亚是在2007年国际足联U20世青赛上成名的,他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不少欧洲俱乐部的目光,最终本菲卡签下了他。
在阿根廷国家队,迪马利亚是左边路的一个人选,在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上,马拉多纳曾给过他首发的机会。另外,迪马利亚还随阿根廷国奥队夺取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他在1比0击败尼日利亚的决赛中攻入了致胜一球。
贝隆的父亲胡安-拉蒙-贝隆曾是阿根廷大学生队的一名前锋,在1968年的世俱杯上曾在老特拉福德攻破过曼联球门。贝隆小时候的梦想是为英格兰的谢联队踢球,因为当时他的叔叔佩德罗-韦德在该队效力。
贝隆的绰号是“小巫师”(La Brujita),这和他父亲有关,其父绰号巫师,也曾是大学生队的一名冠军球员。
贝隆目前是阿根廷甲级联赛球队拉普拉塔大学生的队长和中场主力,他的职业生涯就是在该队开始的,后来效力过博卡青年、桑普多利亚、帕尔马、拉齐奥、曼联、切尔西、国际米兰等队,曾夺取过意甲(2000、2006)、英超(2003)和阿甲联赛(2006)以及欧洲优胜者杯(1999)、欧洲超级杯(1999)、南美解放者杯(2009)等多个冠军。
贝隆的场上位置是中前卫,以视野、传球调度出名,另外,他的远射和任意球功夫也属一流。在马拉多纳手下,贝隆一度得到重用,参加了阿根廷在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中的多场关键较量。
英文名:Javier Alejandro Mascherano
马斯切拉诺在阿根廷有两个著名的绰号,一个是马斯切,另一个是“小将军”。前阿根廷球星巴尔达诺和索拉里都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防守型后腰。
马斯切拉诺在阿根廷河床队开始职业生涯,03-04赛季首获荣誉,夺取了阿根廷甲级联赛冠军,04年他拿到奥运男足金牌和美洲杯亚军。2005年,马斯切拉诺转会巴西科林斯蒂安,头一年便夺取了巴西联赛冠军。
马斯切拉诺登陆欧洲的第一站是英超西汉姆,但在这里他并不成功,一度打不上主力。07年初他租借加盟利物浦,活力从此被激发,08年2月,他以1860万英镑正式转会利物浦,并成为了红军中场的重要一员。
在阿根廷国家队,马斯切拉诺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奥运队拿到过两枚男足金牌,是1928年以来首个做到这一点的男球员。2008年11月,马斯切拉诺被马拉多纳任命为阿根廷国家队队长,后者曾留下名言:“我的球队就是马斯切拉诺再加上其他十个人。”
英文名:Jonas Manuel Gutierrez
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古铁雷斯效力于英格兰的纽卡斯尔联队,他有一个绰号是“蜘蛛侠”,原因是当他效力西班牙的马洛卡时,总喜欢戴上蜘蛛侠面具来庆祝进球。
在阿根廷国家队,名气并不大的古铁雷斯却非常受主教练马拉多纳的器重,老马甚至一度宣称,他的球队就是马斯切拉诺、梅西、古铁雷斯加上另外的八个球员。
古铁雷斯的场上位置是边前卫,可以踢左右两个边路。他的身材高大,速度并不算快,攻击力在边路选手中并不突出。
不过古铁雷斯属于均衡型球员,有一定技术,身体对抗好,又有很好的防守意识和能力,有他在场上,有助于保持球队的平衡。
英文名:Maximiliano Ruben Rodriguez
马克西-罗德里格斯是一名阿根廷边路选手,效力于英超的利物浦。他在2002年起到西班牙闯荡,效力过西班牙人、奥维耶多等队,于2010年初加盟利物浦。
在阿根廷国家队,罗德里格斯有丰富的经验,出场超过40次,进球在10个以上。马拉多纳出任国家队主帅后的第一场比赛,阿根廷在热身赛中1比0击败苏格兰,进球者就是罗德里格斯。
罗德里格斯的主要位置是边锋或边前卫,也可以踢攻击型前卫。他的技术相对均衡,左右脚都有很强的能力。
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罗德里格斯都是有进球能力的边路类型,在纽维尔斯老男孩队,他在56场比赛中攻入了20球;后来在西班牙人队的四年里也有过26个进球;在马德里竞技,他的进球率在平均4场1球左右。
哈维尔-帕斯托雷是一位幸运儿,1989年出生的他将在本次世界杯上度过自己21岁生日,他是阿根廷队阵容中最年轻的一员。帕斯托雷目前效力于意甲巴勒莫队,在阿根廷联赛效力期间他就吸引了很多欧洲豪门的关注,曼联、波尔图、AC米兰和切尔西的名字都曾和他联系在一起。
帕斯托雷场上的位置是攻击型中场,阿根廷队在这个位置上人才济济,帕斯托雷可能在世界杯上不能获得太多的表现机会,但这样的大赛对于他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帕斯托雷脚下技术细腻,突破速度快,更重要的是他不像传统的阿根廷攻击手那样瘦小,身高达到1米87使他在对抗中也不吃亏,这也是他获得马拉多纳青睐的原因之一。2009年帕斯托雷被国际足联官方列为50大金童之一。
英文名:Martin Gaston Demichelis
马丁-德米凯利斯出生于阿根廷的尤斯蒂尼雅诺区,在阿根廷国内的河床队效力期间他司职中后卫,转会德甲拜仁慕尼黑队之后偶尔客串防守型中场,后来则更多的固定在这个位置上。
德米凯利斯是阿根廷著名的“球星摇篮”河床队的杰出产品,他在场上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再加上英气逼人和外表和气质,德米凯利斯很快就获得了一个“元帅”的绰号。
2006年世界杯前,德米凯利斯意外的落选了佩克尔曼的23人大名单。得知这一消息的“元帅”难过之情溢于言表,他在接受一家阿根廷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现在不是想不想继续踢球的问题,我现在根本不想活了。”
德米凯利斯在马拉多纳的新国家队中逐渐站稳了脚跟,只要没有伤病问题,他就将肯定亮相南非,这也将是他首次征战世界杯赛。
英文名:Clemente Juan Rodriguez
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克莱门特-罗德里格斯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目前效力于阿根廷国内的大学生队,他是一位边路选手,可以踢边后卫或边前卫,擅长右脚。
克-罗德里格斯早在2003年就入选了阿根廷国家队,不过在2004年美洲杯之后他长期无缘国家队,另外在2004年他还随阿根廷国奥队获得雅典奥运会的金牌。
英文名:Nicolas Andres Burdisso
出生地:阿根廷、阿尔托斯-德-奇皮昂
尼古拉斯-布尔迪索出生于阿根廷的阿尔托斯-德-奇皮昂区,隶属于意甲国际米兰队,现被租借到罗马队效力,司职中后卫或右边后卫。
布尔迪索是阿根廷著名的博卡青年俱乐部青训营培养出来的优秀后卫,他是一位后防线的多面手,2006年曾随队参加了德国世界杯的比赛。
2009年被租借到罗马队之前,布尔迪索随国际米兰赢得了四次联赛冠军和两次意大利杯赛冠军,加上之前在博卡青年和阿根廷国青队取得冠军头衔,布尔迪索个人获得的冠军数已经达到了19个,仅次于阿根廷昔日的举行迪-斯蒂法诺的21个冠军头衔。
海因策有着德国和意大利的血统,目前持有阿根廷和德国的双重国籍。他在阿根廷纽维尔斯老男孩队开始职业生涯,后效力巴拉多利德、巴黎圣日耳曼、曼联、皇马、马赛等队。
在阿根廷国家队,海因策是地位重要的一员,至今出场超过60次。
海因策是后防线上的多面手,可以踢中后卫,也能踢左后卫。在巴黎圣日耳曼效力时,打中卫的他曾被评为法甲最凶悍的后卫,而到了曼联,他一度是左后卫位置上的主力。
海因策的力量、速度都不错,踢法极为凶狠,擅长猛扑猛打,给对手以较大的杀伤和威慑。不过容易头脑发热而扑得过猛,也是海因策的弱点之一,他的犯规较多,位置感和防守意识也难说上乘。
在定位球进攻中,海因策时常能有收获,他在曼联的处子秀就靠角球破门得分,在禁区内,他比较擅长争抢落点。
瓦尔特-萨穆埃尔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他随母亲长大,后来他的母亲再次结婚之后瓦尔特并没有沿用继父的姓氏“Lujan”,而是继续用母亲的姓氏“Samuel”。
萨穆埃尔成名于意大利罗马俱乐部,在那里效力期间他表现稳定,显示出了极强的防守能力,他也因此获得了一个“The Wall”的绰号,中国球迷则将他称为“岩石”。
萨穆埃尔曾在享誉世界的米兰德比中遭遇尴尬一幕:2007年12月23日的米兰德比战上,当时效力于AC米兰的巴西球星卡卡在面对萨穆埃尔防守时连续做出三个匪夷所思的假动作,而萨穆埃尔也跟着卡卡连续三次变换身体姿势,结果在最后一次急转后萨穆埃尔惨叫一声倒地,重伤。这次受伤让萨穆埃尔休战了半年之久。
萨穆埃尔与妻子塞西莉亚已经结婚多年,他们共育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英文名:Nicolas Hernan Otamendi
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奥塔门迪是阿根廷国家队的一名年轻选手,效力于国内联赛的萨斯菲尔德队。他的主要位置是中后卫,也可以打右后卫。
2009年,奥塔门迪第一次入选阿根廷成年国家队,并获得马拉多纳提拔,在一些重要场次中出场,包括世界杯预选赛对巴西的比赛,他是被老马看好的一名后防新秀。
截至2010年3月,奥塔门迪为阿根廷国家队出场6次。
阿里埃尔-加尔塞是阿根廷队本次23人名单中最令人意外的名字,这位即将年满31岁的老将此前只为阿根廷国家队出场3次,他在场上可以踢右后卫和中卫。
加尔塞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在阿根廷国内效力,只是在2003年在墨西哥的一家俱乐部踢过球,他出身于阿根廷著名的河床青训营,不过始终未大红大紫。2003年时任阿根廷队主教练的“疯子”贝尔萨将他招入国家队参加了与洪都拉斯队的友谊赛,那场比赛阿根廷队3比1获得,加尔塞在下半场被红牌罚下。
加尔塞的绰号是“中国人”,不过除了长了一副东方人的面孔之外和中国没任何关系,马拉多纳把他招入阿根廷国内球员选拔队参加了与海地队的热身赛,那场比赛他助攻帕勒莫打进一球,没想到就凭借这么一脚传中,这位前河床后卫就被老马带到了南非。
出生地:阿根廷、贝尔纳多-德-伊里戈延
塞尔吉奥-罗梅罗目前是荷兰阿尔克马尔队的守门员,同时在阿根廷国家队逐渐成为了主力,在本届世界杯上,他有可能被马拉多纳扶正为一号门将。
罗梅罗今年只有23岁,但已经有过不少冠军经历,2007年他随阿根廷队夺取了国际足联U20世界杯的冠军,2008年又是阿根廷夺取北京奥运男足金牌的主力成员。2009年,罗梅罗随阿尔克马尔获得了荷兰联赛和超级杯的冠军。
罗梅罗已经成家,妻子是模特和演员的爱丽亚纳-古埃尔西奥。2010年2月16日,罗梅罗当上了父亲,女儿起名叫雅兹敏。
英文名:Mariano Gonzalo Andujar
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马里亚诺-安杜哈尔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目前效力于意大利的卡塔尼亚队,2009年作为主力门将的安杜哈尔帮助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生队夺得南美解放者杯冠军,夺冠之后安杜哈尔离开大学生队加盟卡塔尼亚,签约四年。
加盟卡塔尼亚队是安杜哈尔第二次闯荡意甲,2005年他曾以租借的身份效力于巴勒莫队,先后与瓜达尔本、卢帕特里等意大利知名门将竞争主力。
在效力拉普拉塔大学生队期间,安杜哈尔创造了连续800分钟不失球的俱乐部纪录,原纪录是由老门将胡戈-加蒂保持的767分钟不失球。
迭戈-波佐出生于阿根廷的门多萨,目前效力于阿根廷国内的科隆队,是球队的主力门将。
波佐的职业球员生涯开始于1995年,在阿根廷的戈多伊克鲁斯队效力了十年,共为球队出场150次,作为守门员还有5个进球。
2005年波佐加盟胡拉坎队,一个赛季之后他又加盟了塔勒雷斯队,2008年波佐加盟科隆队并效力至今。
二、墨西哥有哪些明星
1、吉尔莫·德尔·托罗,1964年10月9日出生于墨西哥哈利斯科州首府瓜达拉哈那,墨西哥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
2、萨尔玛·海耶克,1966年9月2日出生于墨西哥哥查哥科斯城,墨西哥女演员。
1989年,凭借《特里萨》获墨西哥诺韦拉电视奖最佳女演员,1989年,凭借《破晓时分》获墨西哥诺韦拉电视奖最佳新人。
3、露皮塔·尼永奥(Lupita Nyong'o),1983年出生于墨西哥,墨西哥影视演员。
2012年,她从耶鲁毕业后随即出演《为奴十二年》中黑人女奴隶帕特茜。2014年,她凭借《为奴十二年》中的表演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4、劳拉·赫利(Laura Harring),1964年3月3日出生于锡那罗亚州,墨西哥影视演员。代表作有《霍乱时期的爱情》、《神探南茜》、《内陆帝国》等。
5、萨尔玛·海耶克,1966年9月2日出生于墨西哥哥查哥科斯城,墨西哥女演员。
1989年,凭借《特里萨》获墨西哥诺韦拉电视奖最佳女演员,1989年,凭借《破晓时分》获墨西哥诺韦拉电视奖最佳新人。
6、盖尔·加西亚·贝纳尔(Gael García Bernal),1978年11月30日出生于墨西哥,是一名墨西哥演员,导演。主要作品有《爱情是狗娘》《丛林中的莫扎特》等。
三、关于阿根廷
阿根廷是一个移民国家,85%以上的居民来自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后裔,所以它的饮食文化也搀杂了欧陆西餐的成分,肉食方面主要以牛、鸡、驴为主,甚少吃猪,而炭烧烤肉是当地的特色。
这里的招牌炭烤王中王牛扒,不需要腌制,只是洒上点盐,直接用炭火烤至七八成熟,外表烤得略有点焦,肉香味飘散开来,吃起来外酥内嫩,里面还保留着肉汁。阿根廷人对烤肉的吃法是,吃一口烤肉,再吃一口蔬菜,所以在每一份烤肉上来的时候,也会配上些新鲜的蔬菜沙拉,这样吃起来不至于肥腻。炭烤牛肋条也是肉质甘香,配上用洋葱、青红椒切细的香料,不肥不腻,香嫩可口。
马黛茶也是阿根廷的特色,据说这种茶是被阿根廷誉为“国宝”、“国茶”,在当地语言中“马黛茶”就是“仙草”、“天赐神茶”,因为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可以清除胆固醇、降低血脂,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等等,所以阿根廷人认为“马黛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他们每人每天都在喝,从小孩到老人,从都市到乡村,甚至有“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茶”这样的说法。
原来马黛茶的喝法还有一定的讲究,不是像喝一般的茶或咖啡,是要先用特制的吸管、勺子、过滤器三合为一的工具,放进冲了水的茶里先吹一口气,然后再慢慢的吸,可以轻轻拌一下,但不可经常搅拌。喝起来有点像苦丁茶的味道,如果觉得苦,可以加点砂糖。吃烤肉喝马黛茶可以消暑降火,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鬼佬凉茶”。
华丽高雅、热烈奔放的“探戈”舞源于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阿足球以其自由洒脱的风格而风靡世界,多次获世界杯冠亚军。阿根廷的烤牛肉也是声名远扬。
教育:教育水平较高,实行义务初等教育。2000年文教经费为33.1亿美元。文盲率(10岁以上人口)为3.8%。6岁——14岁儿童入学率为99%。15岁——17岁入学率达80%。阿共有81所高等学府,其中公立大学36所,私立42所。著名大学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普拉塔大学、科尔多瓦大学等。
新闻出版:全国发行各类报纸2062种,杂志96种,还有250种外文出版物。首都及各省重要报纸35家。主要报纸有《民族报》,1870年创刊;《号角报》,1945年创刊;《纪事报》,1963年创刊;《新闻报》,1869年创刊。重要周刊有《市场》、《索莫斯》、《人物》等。美洲通讯社属总统府新闻国务秘书处领导。阿根廷新闻社和报联社均为私人通讯社。调幅电台101家,调频电台约1500家。开放式电视台46家,超高频电视台115家,微波电视台61家,有线和闭路电视台866家。
1,在拉丁美洲,阿根廷的文学比较发达,它受古代印
第安文学和宗主国文学的影响较少,而受欧洲文学的影
殖民地时期,阿根廷产生了它最早的散文诗《阿根
廷》(1602),作者是马丁·德尔·巴尔科·森特内拉
(1535?~ 1605),对印第安人的社会风习作了细致的描
写。1612年,鲁伊·迪亚斯·德·古斯曼(1554~1629)
写成《阿根廷》一书,记述早年开发拉普拉塔河事件,有
重要的文学与历史价值。18世纪出现了具有西班牙古典
主义倾向的诗人曼努埃尔·何塞·德·拉瓦尔登(1754
~约1810),其代表作是《雄伟的巴拉那颂歌》和剧本
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取得了胜利。这场革
命运动为阿根廷民族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出
现了一群年轻的诗人和优秀诗歌,主要属于古典主义,主
题多为讴歌新获得解放的祖国。维森特·洛佩斯·伊·
普拉内斯(1785~1856)的《爱国进行曲》(1813)后来成
为阿根廷国歌;胡安·克鲁斯·巴雷拉(1794~1839)的
《玛伊普》和《伊图萨因戈战役》等诗激荡着强烈的爱
独立革命胜利后不久,阿根廷发生了内战,封建军
阀罗萨斯打败对手,对全国实行独裁统治。阿根廷人民
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独裁斗争。这一斗争推动了文学的
发展,其主要倾向属于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有埃切维里
埃斯特万·埃切维里亚(1805~1851)是阿根廷第
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著有长诗和诗集《埃尔维拉,又名
拉普拉塔河的新娘》(1832)、《慰安集》(1834)、《诗
韵集》(1838);政论《社会主义原理》(1838);政
治讽刺小说《屠场》(1838)。多明戈·福斯蒂诺·萨
米恩托(1811~1888)的代表作《法昆多,又名文明与
野蛮》(1845)对罗萨斯政权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显示
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文学才能。何塞·马莫尔(1817
~1871)是诗人和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阿玛利亚》
(1851)表现了罗萨斯独裁统治下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的
19世纪下半叶,阿根廷出现了三部具有现实主义倾
向的加乌乔诗歌,以大草原为背景,以加乌乔为主角,表
现克里奥约(即土生白人)的乡村生活,具有鲜明的民
族特色。其中伊拉里奥·阿斯卡苏比(1807~1875)的
《桑托斯·维加》,汇集了许多有关加乌乔的传说和故
事,以浓郁的诗情和鲜明的色彩描绘了美丽的大草原景
色;埃斯塔尼斯拉奥·德尔·坎波(1834~1880)的《浮
士德》写得生动有趣,富于想象力;何塞·埃尔南德斯
(1834~1886)的《马丁·菲耶罗》及其续篇《马丁·菲
耶罗的归来》,歌颂了争取自由、反对阶级压迫的斗争,
反映了19世纪末阿根廷社会资本主义化过程中乡村的破
罗萨斯独裁政权崩溃之后,阿根廷文学涌现了最后
几位浪漫主义诗人和一群具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
的作家,其中有诗人奥莱加里奥·安德拉德(1839~
1882),以浓重的抒情笔调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加乌乔
典型人物的拉斐尔·奥夫利加多(1851~1920);诗集
《风中之叶》和《远方的回声》的作者卡洛斯·吉多·
伊·斯帕诺(1827~1918);以及具有独特风格的佩德罗
·博尼法西奥·帕拉西奥斯(1854~1917)。
在散文方面,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卢西奥·维
克托里奥·曼西利亚(1831~1913),著有《朗克尔印第
安民族纪游》(1870);米格尔·卡内(1851~1905),著有
《青年时代》(1884);爱德华多·维尔德(1844~1913),
著有《失去的时间》(1878)和《顺水》(1914)。
在小说方面,卢西奥·维森特·洛佩斯(1848~
1894)的《大村庄》(1884),欧亨尼奥·坎巴塞雷斯(1843
~1888)的《没有目的》(1885),何塞·马里亚·米罗
(1867~1896)的《交易所》(1891),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在戏剧方面,爱德华多·古铁雷斯(1851~1889)的
剧本《胡安·莫雷拉》演出成功,从而使加乌乔戏剧得
以流行。保尔·格罗萨克斯(1848~1929)、马丁·加西
亚·梅罗(1862~1905)、何塞·曼努埃尔·埃斯特拉达
(1842~1894)和佩德罗·戈耶纳(1843~1892)则是这个
时期享有盛名的文学史家与文学评论家。
20世纪初,阿根廷文学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1893
年,拉丁美洲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鲁文·达里奥来
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对阿根廷许多诗人发生了影响。其
中最重要的诗人是莱奥波尔多·卢贡内斯(1874~1938),
他的诗集《伤感的月历》(1909)和《百年颂》(1910),
以它的新奇的形式、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比喻,对阿根
廷文学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其次有埃瓦里斯托·卡
里埃戈(1883~1912)、巴尔多梅罗·费尔南德斯·莫雷
诺(1886~1950)、阿方西娜·斯托尔尼(1892~1938)、
阿尔图罗·卡普德维拉(1889~)等人。卡普德维拉
的诗集《梅尔波梅内》(1912)和《世界的节日》(1921)
这个时期的小说和戏剧继续遵循现实主义的道路发
展。罗伯托·何塞·派罗(1867~1928)的《劳乌乔的婚
姻》(1906)和《胡安·莫雷拉孙子的奇遇》(1910),贝
尼托·林奇(1885~1951)的《佛罗里达的鹰》(1916)和
《挖骨头的英国人》(1924),曼努埃尔·加尔维斯(1882
~1962)的社会小说《师范学校女教师》(1914)和《纳
查·雷古莱斯》(1918),莱奥波尔多·卢贡内斯的《加
乌乔战争》(1905)和《古怪的力量》(1906),恩里克·
罗德里格斯·拉雷塔(1875~1961)的《堂拉米罗的荣
耀》(1908)和《索戈伊比》(1926),都是这个时期具有
20世纪20年代,阿根廷文学中出现了一种带有强烈
民族特点的倾向,主张以新的风格表现民族的题材,因
而使这个时期的诗歌和小说脱离现代主义的陈规而转向
欧洲最流行的文学流派。在这一倾向影响下,里卡多·
吉拉尔德斯(1886~1927)创作了他的长篇小说《堂塞贡
多·松勃拉》(1926),出色地描写了潘帕斯草原和加乌
乔生活,塑造了加乌乔的典型形象。极端派诗歌的创始
者之一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的诗集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1923)和短篇小说集《虚构
集》(1944),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奥利维里奥·希龙
多(1891~1967)、里卡多·莫里纳里(1898~)、弗
朗西斯科·路易斯·贝尔南德斯(1900~)、莱奥波
尔多·马雷查尔(1900~1970)、卡洛斯·马斯特罗纳迪
(1901~)等,也是比较重要的诗人。这个时期的戏
剧主要着重心理分析,代表作家是萨穆埃尔·埃切尔鲍
姆(1894~1967)、阿尔曼多·迪斯塞波洛(1887~)、
佩德罗·皮科(1882~1947)和弗朗西斯科·德·菲利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根廷文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风
格、流派,产生了一批值得提及的作家和作品,例如埃内
斯托·萨瓦托(1911~)和他的小说《隧道》(1948)、
《关于英雄与坟墓》(1962),胡利奥·科塔萨尔(1914
~)和他的小说《踢石戏》(1963)等。
南美洲是世界音乐的宝库,但阿根廷的音乐却一直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原因很简单:阿根廷是南美惟一一个白人占多数的国家,其音乐传统更多地偏向欧洲,缺乏南美特点。
说到阿根廷音乐不能不提探戈,这是公认的阿根廷国乐,但在我看来其前途很令人担忧。探戈的起源很有趣,它原是博卡码头移民工人们发明的一种两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这样的舞蹈一般发生在妓院,男人们在等自己的姑娘时一边活动筋骨,一边练习舞步。不用说,原始的探戈音乐充满了“下流”的歌词和腔调,为阿根廷上流社会所不齿。后来这种音乐流传到了欧洲,在那里被净化后受到欧洲音乐家的欢迎。再后来,这种“被欧洲接受”的探戈传回阿根廷,阿根廷的上流社会对它的态度立刻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探戈变成了阿根廷的国粹,阿根廷的象征。
探戈的第一个明星是卡洛斯·加德尔(Carlos Gardel),是他第一个把探戈引入流行音乐的领域,他对探戈的贡献相当于猫王之于摇滚乐。可惜1935年他45岁时死于飞机失事,死时他的事业正如日中天。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街上仍然到处都是他的画像,和马拉多纳以及格瓦拉的画像并排挂在一起。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是阿斯塔·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他第一次把探戈引入交响乐大厅,把探戈变成了“严肃”音乐。
探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似乎到处都是,但实际上却难觅踪迹。不错,博卡小区可以看见探戈表演,要价不菲的探戈俱乐部也随处可见,可那都是用来招徕外国游客的,一旦离开博卡,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旅游小区,探戈就不见了。现在的阿根廷年轻人仍然爱跳舞,可探戈复杂的舞步把他们吓住了,于是他们转身进了迪厅,并在那里找到了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据说近来探戈在阿根廷有复兴的趋势,但这种复兴仍然仅限于音乐学院的学生,以及思想左倾的知识分子,要想让探戈重新回到阿根廷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恐怕不那么容易。
除了探戈,阿根廷其实也有自己的民间音乐,这类音乐大都是来自北部山区印第安人聚居地的跳舞音乐,曲调活泼,内容浅显。不过有一次我去唱片店里挑选这类唱片,却遭到店里一个年轻售货员的嘲笑,她很坦白地告诉我:这类音乐都是老头老太们听的,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早已没人听了。
现在的阿根廷年轻人听的是来自欧洲的电子舞曲,同时他们也都喜欢摇滚乐,摇滚乐在阿根廷的发展史也是一段相当有意思的故事。60年代中期摇滚乐传入阿根廷之后,受到了阿根廷政府的压制,只能存活于地下。可1982年的马岛战争却让阿根廷政府对待摇滚乐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摇滚乐被看做是团结青年的有力武器,宣传爱国主义的最佳法宝。一时间阿根廷涌现出不少高唱爱国歌曲的摇滚乐队,鼓动老百姓和英国血战到底。但如果刨根问底的话,这些乐队其实都是从翻唱“披头士”起家的。可后来,就像这场充满政治目的战争一样,阿根廷青年的爱国热情很快就烟消云散,来自英国和美国的摇滚乐歌曲不久就又充斥了整个阿根廷流行音乐市场,英美大牌摇滚乐手的演出也重新开始受到阿根廷人的拥戴。1998年英国“滚石”乐队来河床体育场开演唱会,竟然连续5个晚上全部爆满,创下了摇滚史上的新记录。
不过,有不少阿根廷音乐家不甘心只听别人的摇滚乐,他们热衷于组织乐队,用西班牙语演唱自己创作的摇滚歌曲。据统计,从60年代中期到现在,阿根廷一共有超过700支摇滚乐队出过至少一张唱片!阿根廷唱片店里专门有一栏叫做国产摇滚乐(Rock Nacional),其阵容和进口摇滚乐(Rock Internacional)不相上下。这次我买了几张有代表性的阿根廷国产摇滚乐唱片,听下来就一个感觉:除了歌词是西班牙语以外,其它方面和英美摇滚乐没有任何区别。
这次阿根廷之行我还见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重型摇滚乐和另类摇滚乐在阿根廷很有市场,大街上经常会见到穿着鼻环的纹身青年招摇过市,专卖硬摇滚服饰的商店也非常之多。我去的时候正值一支英国老牌重金属乐队“铁娘子”(Iron Maiden)要去布宜诺斯艾利斯演出,大街上到处是他们的演出海报,我遇到过很多人一脸兴奋地和我聊这支乐队。可如果他们来美国演出的话,只能去一些小俱乐部。另外,大概是南美传统的缘故,阿根廷吸大麻的摇滚青年特别多,据说阿根廷地下乐队的演唱会上总会有3面旗帜出现:阿根廷国旗、格瓦拉头像旗和大麻叶旗,阿根廷另类青年们把这3面旗帜统称为“神圣的三位一体”(Holy Trinity),不过阿根廷政府和格瓦拉本人(如果活着)大概是不会同意的。
阿根廷的摇滚乐也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缺乏演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很多饭馆都有歌手唱歌助兴,但全部都是卡拉OK。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期间曾经花了一整天时间打听哪里有摇滚演出,我去了无数唱片店(包括Tower Records),居然没有一家有当地演出的信息或者广告。相比之下,美国任何一个中等城市的任何一天,我都会很容易地找到美国特色的现场演出。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了一家据说是当地最IN的酒吧,发现一个男歌手在自弹自唱,唱的多半是欧美摇滚歌曲。台下气氛倒是很热烈,几乎变成了卡拉OK。他还唱了几首西班牙语歌曲,却应者寥寥。
可就在我开始对阿根廷音乐失望之极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让我深受感动的音乐家。他叫Ariel Cohelo,个头很矮,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看模样是印度或者阿拉伯人的后裔。我见到他时他正在大街上弹琴,弹的都是根据探戈和民间音乐改编的吉它独奏曲。他弹的是电箱琴,用一个蓄电池做电源。我虽然不会弹琴,可也懂一点,他的水平完全可以在科隆歌剧院开独奏音乐会。一问才知,他是阿根廷一所音乐学院的学生,从6岁就开始弹吉它,在这件乐器上花费了18年的心血。他几乎每天都在大街上弹2个小时的琴,原因是喜欢。见到他我立刻想到了杨一,可两者不同的是,那天他周围一直有很多人在旁听,打开的琴箱里有不少零钱,还有2个人当场花15比索卖了一盘他的自制CD。可我见到杨一的时候他的面前只有一个傻子观众。
那一刻我改变了对阿根廷音乐的看法。比起民间音乐在中国的境遇来,阿根廷音乐算是好的了。
回答者:woainizhi123-千总五级 4-12 18:54
华丽高雅、热烈奔放的“探戈”舞源于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阿足球以其自由洒脱的风格而风靡世界,多次获世界杯冠亚军。阿根廷的烤牛肉也是声名远扬。
教育:教育水平较高,实行义务初等教育。2000年文教经费为33.1亿美元。文盲率(10岁以上人口)为3.8%。6岁——14岁儿童入学率为99%。15岁——17岁入学率达80%。阿共有81所高等学府,其中公立大学36所,私立42所。著名大学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普拉塔大学、科尔多瓦大学等。
新闻出版:全国发行各类报纸2062种,杂志96种,还有250种外文出版物。首都及各省重要报纸35家。主要报纸有《民族报》,1870年创刊;《号角报》,1945年创刊;《纪事报》,1963年创刊;《新闻报》,1869年创刊。重要周刊有《市场》、《索莫斯》、《人物》等。美洲通讯社属总统府新闻国务秘书处领导。阿根廷新闻社和报联社均为私人通讯社。调幅电台101家,调频电台约1500家。开放式电视台46家,超高频电视台115家,微波电视台61家,有线和闭路电视台866家。
阿根廷是一个移民国家,85%以上的居民来自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后裔,所以它的饮食文化也搀杂了欧陆西餐的成分,肉食方面主要以牛、鸡、驴为主,甚少吃猪,而炭烧烤肉是当地的特色。
这里的招牌炭烤王中王牛扒,不需要腌制,只是洒上点盐,直接用炭火烤至七八成熟,外表烤得略有点焦,肉香味飘散开来,吃起来外酥内嫩,里面还保留着肉汁。阿根廷人对烤肉的吃法是,吃一口烤肉,再吃一口蔬菜,所以在每一份烤肉上来的时候,也会配上些新鲜的蔬菜沙拉,这样吃起来不至于肥腻。炭烤牛肋条也是肉质甘香,配上用洋葱、青红椒切细的香料,不肥不腻,香嫩可口。
马黛茶也是阿根廷的特色,据说这种茶是被阿根廷誉为“国宝”、“国茶”,在当地语言中“马黛茶”就是“仙草”、“天赐神茶”,因为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可以清除胆固醇、降低血脂,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等等,所以阿根廷人认为“马黛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他们每人每天都在喝,从小孩到老人,从都市到乡村,甚至有“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茶”这样的说法。
原来马黛茶的喝法还有一定的讲究,不是像喝一般的茶或咖啡,是要先用特制的吸管、勺子、过滤器三合为一的工具,放进冲了水的茶里先吹一口气,然后再慢慢的吸,可以轻轻拌一下,但不可经常搅拌。喝起来有点像苦丁茶的味道,如果觉得苦,可以加点砂糖。吃烤肉喝马黛茶可以消暑降火,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鬼佬凉茶”。
阿根廷国家足球队是最成功的国家足球队之一,潘帕斯雄鹰们曾夺得2届世界杯,奥运金牌。
阿根廷曾经进入过4次世界杯决赛:包括1930年2-4败于乌拉圭,1978年以3-1击败荷兰首次夺得世界杯,1986年3-2击败西德再登颁奖台,但4年后再遇西德以0-1卫冕失败。
另外阿根廷是夺得最多美洲杯冠军的球队,共14次夺冠,2004年击败巴拉圭赢得奥运金牌,而1928年及1996年得到银牌。
其他锦标包括6次夺得世青杯冠军(1977年、1979年、1995年、1997年、2001年、2005年及2007年),1992年夺得联合会杯。
关于阿根廷女明星和阿根廷23名球员全介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