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科研人员与明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科学家与明星作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科学家与明星作文
科学家是科学家,明星是明星,两个毫无关系的职业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科学家与明星作文,欢迎阅读!
在当今社会,人们明显重视明星而忽略了科学家,明星受到的大众的追捧,活在掌声和鲜花里,当明星也成为了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而现在又还有多少人想成为科学家为国家做贡献?恐怕寥寥无几。的确,科学家和明星在社会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形成的差距却让我大吃一惊,对于这种现象我是反对的。
明星成为了当今社会一道耀眼的光芒,很多家长把他们的小孩都送进明星训练班,仿佛能够成为明星是一件很光宗耀祖的事情,一些青少年为了进入明星阵容就不择手段去整容,这是多么疯狂的行为,因此,导致了科学界的人才缺失。现在,又有多少人能以对待明星的这种热情去对待科学知识?现在很多明星都是千万富翁或亿万富翁,科学家连是富翁都很少。明星随便去参加一个真人秀或者凭他们的一技之长就能赚的.几百万,他们听着歌,喝着酒,打着小麻将的享受生活。而科学家们用他们的智慧,毅力和坚强去探索一个个人类未解之谜,去挑战科学极限,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一个所谓人类科研最高境界的诺贝尔奖才几百万,最终能够拿到诺贝尔奖的是少数人,而拿到的那部分人几乎花了他们一生的时间。
在古代社会,歌女、演员的地位都很卑微,现在他们被称为明日之星,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最近有一则很火的新闻:《盗墓笔记》中“小哥”张起灵在所饰的角色中说了一句“8。17长白山下,等我归来。”为此,很多“稻米”为了这小说中的一句话在那天赶到长白山,导致景区爆满。对于明星,有那么多人疯狂的去追求。试问,伟大的科学家们做了什么贡献,去过哪里,说过什么话,你们知道么?如果知道,你们会有那么疯狂的追求吗?不会的,有那也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只注重表面的风光,而科学家获得成功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不想追求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都想往娱乐圈里面挤,成为明星,导致了为国家打天下的科学人才缺失,这种现象怎么能让中国科技力量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认为:国家和人民应该重视建设科技力量,打造一个科技强国,克服这种社会差距。
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应该缩小科学家与明星的差距,重视科学家的地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建设科研队伍,别让明星的娱乐取代了科学家权威,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笔者家有7岁顽童,自两岁起,他的职业理想从开垃圾车、惩恶扬善的警察,到幽默风趣的漫画作家,不断变动。不过实在遗憾,和父母辈小时候的志向不同,科学家这样的人生目标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
这个答案似乎和最近的一次调查暗合。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理想是人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实现的。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一般有几个影响因素:自身兴趣爱好、社会引导和社会评价。兴趣爱好每个人差异很大,可社会引导和社会评价却值得分析。
笔者问小儿不想当科学家的缘由,答曰:“科学家不酷。”确实,在我们的认知中,科学家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毫无疑问,严谨是科研所必须的,却不是科学家唯一可示人的形象。去年,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英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试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形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现实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出现过“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社会景观,而现在科学家埋头工作一辈子不如影视明星拍一部电视剧片酬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应。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二、为何科学家的收入不及明星
提纲:1先说是不是2再问为什么3哪个国家不是这样?4批评原文章。5外国网友怎么看1先说是不是是——也不是。先来定义一下什么叫科学家吧,大学从事研究的(助理,副、正)教授、科学院各级研究员。那么,大学讲师算吗?科学院里面大量实验员、仪器管理员、数据分析师、IT支持工程师、硕士博士生算吗?不同的样本,得到的收入分布会有很大差异。在定义一下什么叫明星?当过电影主演就算不算明星?和一线大明星数次合作、一出场大家都认得出来、微博9万粉丝算不算明星?(搜李健仁)。还是说只有周杰伦、李连杰、章子怡、成龙这类top1%的人算明星?科学家的收入,的确比明星收入低。但是,要看清楚,这个是说“普通科学家”VS“明星”,意味着,那平均水平的科学家与演艺行业里顶尖人物比收入。文章的例子说周杰伦、李连杰、章子怡、成龙,请问,演艺界里面就这些人吗?那些默默无闻,正在横店争夺路人甲、匪兵乙的人都被这些“明星”的光环给盖住了。2再问为什么明星应该比科学家赚的多,人家买100万的门票,还要交若干税,这些税的一部分就是用来养活这些象牙塔里面辛劳的科学家。第一、明星一场演唱会的收入看着很高(毛收入),但要看到,这个收入是给以明星为代表的整个团队,而不是个人;团队中包括自己的乐队、化妆、经纪人(你就知道宋JJ多无耻了)、所属公司等等。当我们拿着明星团队(其实就是明星公司)的入账说事,另一边却在对比科学家个人收入。要比就这么比,看看科学家得到的项目收入(数10万至数亿)——这些钱中一小部分是作为科学家除工资奖金之外的额外劳务费,最近国家还有新规定,可以提高劳务费比例。不过,别担心科学家乱花这些科研经费;你和你家爱豆纳税的钱国家审计严格得狠呢。第二、社会资本趋向于短期利益;当资本投资到明星或娱乐事业,短期内能够获得较好收益。但同样投入科研——科研是个巨大的范畴,并不都是汽车飞机等等的“技术研究”——要么风险大,要么没有利益。话分两端——像是常见疾病的医药研发等等的研究,能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成本,国家/企业都愿意投资。但是罕见病症的研究收益与成本不成比例,就只能靠国家投入;相应的研究者获得的收入也较低。同样在研发新能源等等的,国家待遇不如企业那么好,很多科研人员就辞职去企业继续研发;国家支持的研究通常是长期效益、社会效益、社会责任较大的基础课科学研究。我自己的例子,我做水文——就关心下雨之后水往哪里流;这不是水利、不是发电、不是灌溉、不直接跟防洪有关系,如果没有国家支持这种基础性的研究,我们这些研究这些领域的人都要转行。很多纯“科学”只在未来可能有用,当下很难立竿见影,这是与“技术”研究最大的区别吧。第三、如果你有100块钱,你打算看3小时电影还是找个科学家看他做3小时实验或听他讲三小时气候变化?这也就是市场和民众自己决定的。明星赚钱靠能力、靠人气,民众愿意花钱看明星,明星当然收入高;难道国家应该逼迫民众把看电影的钱交给科学家吗?要国家抢明星的钱补贴科学家吗?——其实税收也就是这么干的,干在合理范围而已。第四、国家税收是固定的,如果把钱给科学家,那么这钱要从哪个部门抠出来呢?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国防外交?你说三公消费?三公消费里面,就用包括中科院在内的若干科研院所的贡献;当近几年媒体指责中科院三公消费(主要是交通)太高时,我原来工作的研究所,连出野外、上高原的交通都受限制。3哪个国家不是这样?批评中国科学家收入不如顶级演艺明星?你告诉我哪个国家不是这样?下图里面有大表姐(3500万美元=2.3亿RMB)、小李子(4500万美元=2.9亿RMB)、瑞秋(1500万美元=1亿RMB)在一年内(2013年6月-2014年六月)收入。仅2015年RobertDowneyJr.因为《钢铁侠3》获得了7500万美元收入,HTC给了1200万美元,共约8700万美元=5.7亿人民币——不包括他其他作品收入和其他广告收入。2015年世界收入最高的10个演员里面,只有一个中国人(成龙);最高收入的女演员中也只有一个中国人(范冰冰);我们做的还不够,要加油。4分析原文章。原文章撕裂了科学家与明星队社会不同的贡献,拿着科学家“国防航天”等等的“丰功伟绩”对比“社会腐败阶层寻欢作乐的民脂民膏”。原来我们每天看电影、看演唱会是“社会腐败”,花着“民脂民膏”啊。说科研成绩“无偿献于国家”——“无偿”,我们科研人员都是自带干粮做研究的吗?世界上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都归资助方所有。在美国,公立大学由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归大学所有;由企业资助的项目归企业所有。除非在合同里面有具体的研发成果分成,否则教授及其团队最终只能获得著作权、署名权。这种低幼的网易/QQ空间体最好不要读了。此类文章的结论一定是政府的错、体制的错、社会的错,没有例外。5外国网友怎么看这里有Quora上的一个类似问题,“为什么不给科学家多发点钱”,提问者语气也不太好,提问的观念还是在对比普通科学家与银行家、CEO和医生等。一个回答:这是供给+需求的结果。1科学家工作获得了应得的回报。2科学家获得了除工资以外其他回报。像是“旅游机会”、“社会地位”,“工作环境拘束较少”等等另一个回答1许多科学研究没有即时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科学家多出于兴趣从事研究,钱并不是最主要关心的问题。3社会是短期利益导向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关心科学的。问题上线一年多,只有7个回答,14个关注,总赞数不到30.说什么理由都不如对比一下这个问题的关注/回答人数与其他行业的问题的关注/回答人数。总结:1、如果仅仅对比演艺行业里面顶尖的人物(明星)与普通科学家的收入,有失偏颇。如果对比演艺行业与可科学家的统计水平,科学家的收入水平要高于普通演艺人员。2、当下的自由经济社会,明星比科学家赚钱多是正常现象。3、部分明星的高收入是站在无数无名从业人员的工作之上的。4、顶级明星收入高于其他行业是各国的普遍现象,不要一觉得什么东西不和口味就说是中国政府的错。
这次小编对科研人员与明星,科学家与明星作文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提升,有喜欢的朋友欢迎转发,小编先干为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